2007年5月15日 星期二


國語文的重要性 陳麗雲


語文是學習所有學科的基本能力,是全民終身學習的重要助力,更是個人及國家競爭力的重要面向,全世界學習華語的趨勢,正方興未艾。近年來,在政治、經濟、社會及文化等環境方面,均產生了急遽的變化,而在教育方面,在未來社會邁向現代化的過程中,承擔著包括人才培育、價值觀念引導,國家競爭力提升、社會風氣轉移及文化傳承等重要任務,而這些任務的達成,最重要的是要依賴語文教育的落實。語文教育,以最直接、最有效方法傳授知識與技能,全面提升國民整體素質,增強國家競爭力,為國家在新世紀的持續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一、 語文是國家文化的命脈
我國是文明古國,有五千年歷史,我們所使用的語言文字,有悠久優秀的文化,有高尚的道德表現,體現於國語文的實質內涵,即是:語文是國家文化的命脈。美國某教授曾說:「將來世上只會留存三種語言。一是美國英語,一是法語,另一種就是中國語。」可見本國語文將成為二十一世紀流行必備的語言系統,亦是我民族構成的要素,文化傳承的命脈。有一句諺語:「 語文是民族的靈魂。」同樣的,文化的失落等同人民失去了靈魂,國家的根本基礎會因而受腐蝕,終至連根拔起。不能落實語文教育,不僅波及國家的莘莘學子,連國家的“精英”也不能倖免。在語文教育功能不彰顯的情況下,不僅會造成文化的迷失,國家意識當然也蕩然無存。
語文是我們與人交際來往、接受與傳遞的工具。換言之,語文是一種「文化」,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合。語文負載著多采多姿的文化,包孕著無限豐富的人文精神。民族感情能交流融洽,知識能充實發展,唯有人人具備語文的能力。所以,語文是文化傳遞的工具,透過語文的學習,加強語文能力,使學問精深,研讀聖賢文化古書,方能承續中華文化命脈。
中國語文之美,美在其音樂性、繪畫性及其意義性。中國語文屬於「孤立語」,因而字詞位置改變或放置的改變便產生不同聲韻及不同意義。如:
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回文)
夢想不只是夢想,夢想以智慧作梁柱。(頂真)
這些實例不僅可使學生學會修辭技巧,更有助於學生體會出中國語文之美。語文是一面鏡子,通過語文可以看到一個民族的歷史變遷和文化等情況。學習語文可讓學生透過語文了解中華文化。語文中蘊含著各國不同的文化意涵,語文使用方式始終受文化意識的制約,東西方不同的文化就會直接影響造成相異的語文,帶來語用差異。如「東風」在中國是象徵溫暖的,使草木萌芽、萬物復甦;「西風」是無生機的,蕭颯冷寂的,甚至可能帶來災害。然在英國,恰恰相反。可見學習語文可見證語文意義及其文化之美。
小學國語文教育為國家文化命脈之所在,小學國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實際使用語言、文字的能力,由古至今,人們用語文互相傳達自己的思想。語文教學的一重要內容是教學生學習語文表達,語文表達的一般要求是準確、鮮明、生動。語文的表達都是在長期言語活動中形成的,具有濃厚的民族色彩,從中可體現中國人的人生價值觀、審美觀。換言之,語文是一種文化。學生透過語文學習用文采表達意思,進而表達思想,了解中國語文意義之美。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能運用語言文字,進行美的欣賞和美的創造的人,是故,語文是國家文化的命脈。


二、 語文是學習一切學科的基礎
「九年一貫」的語文學習領域中,基本理念敘述得很清楚明白:「語文是學習及建構知識的根柢,語文學習應培養學生靈活應用語文的基本能力,為終身學習奠定良好基礎。」「語文是溝通情意、傳遞思想、傳承文化的重要工具。語文教育應提升學生思辨、理解、創新的能力,以擴展學生的經驗,並應重視品德教育及文化的涵養。」
語文是工具學科,語文是學習各門學科的基礎,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教育的基本特點。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的重要性人人皆知,不言可喻。國語文能力的良窳,關係到學童多數學科或學習領域的表現。語文教育是國家教育的基石,是整個教育的靈魂;語文能力是所有學科的基礎,它不僅使語文學習更為明晰,且有利於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換言之,語文是學習所有一切學科的基礎。
語文也是重要的交際工具,透過語言文字,方能進行其他各科的學習活動。語文基礎好,學習其他學科就有較好的成績。譬如:兒童在國語文科中,受過閱讀訓練,就具備理解、思考和推理能力;一遇到數學科的應用問題,就能即刻理解問題的關鍵所在,而思考立式,推理演算;對於音樂教材的歌詞,也能領悟與欣賞;學習社會及自然領域的知識,也因閱讀後,即能領悟,而會把握教材重點,解決學習困難;它如體育、美勞理論的學習,綜合活動等,也都與國語文有密切相關。語文能力強者,學習能力亦強;反之,語文能力弱者,學習能力亦較差。是故,國語文教育,是奠定各科學習的基礎。
語文是門人文學科,要學習各科、各領域的知識,須以語文做基礎;學習數學、自然、社會等等學科所有的活動研究、討論、發表,都須用國語文的能力。語文能力強者,對於各科教材領悟的能力也強,可利用思考推理的能力,了解各科知識,豐富常識。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
小學教育是一切教育的養成基礎;小學語文教育為一切學科教育之母。由此可知小學語文是基礎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門學科,它不僅具有工具性,且有很強的思想性,是學習其他所有學科的基礎。是故,小學語文應在一般學科教學的基礎上,更加擴大視野,展開更廣泛的研究,我們須正視且須加以重視其重要地位。加強「雙基教學」--語文基礎知識教學和語文基本能力訓練,必能提高語文教學質量。語文的顯著特點是整體性,範圍是廣泛而複雜的,凡用語言文字來表達的對象,皆可劃入語文的範疇。語文的廣泛性決定了其是各學科的基礎,是學習和生活的工具,是故,國語文和各領域、各科知識間的學習是相互聯繫,唯有透過加強國語文的學習才來促進其他學科的學習。格式塔心理學認為:整體先於部分而存在,整體大於部分之和。換言之,語文教學是一整體,立足於這基本框架中學習語文的林林總總,正是學習各學科之基石,這正驗證語文教育為一切學科教育之母,語文是學習一切學科的基礎。

三、 語文是國家競爭力的重要資源
語文在學習領域中,一直佔著極重要的地位。語文是表情達意的工具,是思想的產物。培根曾說:「讀書可以成為完全的人,會話可以成為有準備的人,作文可以成為恰當的人。」語文是思維的工具,可傳達思想,啟發思考;語文是發表思想的工具,是競爭的基礎,是促進社會生活的利器。
知識經濟時代是一個以「腦力」決勝負的時代,知識經濟的顯著特徵有三:一是經濟發展可持續化,二是資產投入無形化,三是世界經濟一體化。故知識化、創新化、全球化是其重要指標。創造力是其重要指標,創新、創造、創意是決定國家發展的主要動力及必備能力,要具有競爭力,就要有創造力。培養創造力與高競爭力,唯有從語文教學入手。
語文能力是學習所有學科知識的基礎,人類智慧的結晶,是由國語文表達出來讓我們學習的;學習能力強,競爭力自然增強,是故,國語文能力強弱是競爭力強弱的重要指標。21世紀全球競爭激烈,各國的競爭力繫諸人才培育,欲培養跨世紀的人才,培蓄國家競爭力,為透過提高語文的教學效率與質量,才能達成。科學化的今日,知識快速更新,今日的新知恐會成為明日的舊聞,學習不再只是掌握更多、更深的知識,而是迅速更新知識的能力,以及利用新知識的過程體現的創新知識,表現的創造能力,而此創造思維能力的培養首重於語文能力。潘仲茗:「關於知識與發展智力、培養能力。不再把課堂看做單純傳授知識的講壇,在學習知識的基礎上,特別重視發展智力、培養能力。語文課堂教學中特別重視語言與思維能力培養。」
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是一門極富情感、極具個性、極易激發想像和創造思維的學科。它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思維方面有獨特的作用。透過語文教育培育莘莘學子創造力意識和創新能力,國家多培養些創新人才,國家競爭力自是與日俱增。如何加強學生的語文能力,使學生語文質量提升,提高國家競爭力,是我們教育亟待努力的目標和職責。欲提高國家競爭力,須加強思維訓練,通過語文教學進行思維訓練,誘發學生創造力,爲培育優秀人才奠定基礎。
語文結構是一包含多項的綜合體,它以語文能力為核心,以語文知識、生活體驗和文化教養為基礎,以思想品德、思維品質、審美情趣為指導,形成一個完整統一體。
當學生語文能力強,感悟能力提高,思維能力加強,從中體現中華文化之美,學習各知識當更輕而易舉,人才輩出,國家競爭力自然強。是故,國語文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國家文化的命脈,是學習一切學科的基礎,更是國家競爭力的重要資源,提升國民語文能力就等於提升國家競爭力。我們當重視加強語文教育,使語文學習成為國民生活內涵的重心,有日漸成長的國民,才能有不斷發展的社會,才能提升國家競爭力。

沒有留言: